近期因為工作轉換的事幾乎讓我忘了三個月前才剛動了一刀手術,正當我感嘆新的一年日子依舊如此過的時候,發現先前已經癒合的傷口居然出現流血的跡象,這著實讓我嚇了一跳,趕忙趁空閒時上了醫院一趟,深怕是更為嚴重的內部問題。
所幸經過醫生判斷,應只是表皮傷口問題,並轉至傷口專診協助處理傷口。然而在這過程中卻給了我幾點啟發:
- 對於不甚清楚的問題,首先容易產生的是焦慮感,而非理性
- 缺乏對一領域的了解、或一知半解,會因細節造成錯誤對策
- 相較於因果性,人們更容易產生關聯性
首先跑出來的焦慮感
拒絕理性主義世界的叔本華說:「你以為的理智,不過是偽裝出來的任性。」我不一定完全同意此觀點,不過我同意人的理性只有在情緒先被安撫好之後才有登場的機會。
焦慮感也是一樣,當一件陌生又或者抓不著頭緒的事發生,且關乎自身健康時,焦慮感馬上佔據整個身心。正當我以為復原幾個禮拜的傷口又冒出血之後,一種慌張與焦慮盤旋在腦中。
不過有時候我們總會看到有人容易沉住氣,理智的判斷該怎麼做,內心充滿對其崇高的敬意。那他不是經過偽裝,就是以往豐富的經歷告訴他此時該冷靜。
沒錯!!!保持理智是可以被訓練的。
我們要先認知理性是會被情緒蒙蔽的,但要讓理性出來說話的前提就是,「請當下的情緒去後台休息」。並讓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告訴自己,遇到事情先冷靜下來。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?
大學時偶然讀到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的選集,其中有一篇提到「覺察」這個詞,他提到情緒是不可能無緣無故消失的,我們要對付當下內心自然產生的憤怒、恐懼、羞恥、焦慮等情緒,只有把自己抽離出來,以第三人稱或上帝視角來觀察這個情緒。它是流動的、可變的,所以我們常聽到有一種做法,生氣時先在內心默認10秒,其實也是類似的效果。
與其沈浸在情緒或想辦法逼自己平靜下來,不如先抽離自己「覺察」情緒,讓它流動、消散⋯⋯
此時理智才能夠出來,並告訴我:「不知道的事就去問專業的吧!」於是才有了上醫院找醫生的行動。
缺乏了解細節導致的錯誤對策
經過了解後,事實上此次的傷口是有機會不產生的,怎麼說呢?
最初來自於疤痕周圍皮膚癢手抓造成的破皮,接著消毒、塗上藥膏後,直接使用透氣膠帶貼上去,就這樣過了一個禮拜,沒想到造成傷口有潰爛並出血的跡象。根據醫生說,原因是透氣膠帶沾染濕氣後,給了傷口持續一個禮拜的「潮濕」環境,加上原有的傷口去擴散,導致現在這種情況。
簡單說就是我「自作虐」造成的,而原因在於我對於醫學常識的細節缺乏認識,總想著依過去手腳破皮的經驗,消毒後直接貼上透氣膠帶,過陣子它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。
然而細節就在於簡單破皮與我手術後尚未完全痊癒的疤痕是不同的,對待方式也應該不同。
有時候一知半解反而比完全不懂來得可怕,當我有了破皮的經驗,覺得可以直接套用到此次的問題上,沒想到反倒造成更為負面的效果,該引以為戒!
相較於因果性,人們更容易產生關聯性
在此次問題發生後,看到我如此焦慮的母親,首先說到的卻是懷疑是否是因為她近幾日煮的麻油雞造成的,她懷疑麻油雞太過補造成傷口發炎,當然這種說法也被醫生給否決了。
事實上過去我也常犯這種錯誤,當跟學弟打桌球連輸十場後,我就曾懷疑是否前幾日抽獎把運氣用完,然而這當然是無稽之談,最可能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已經半年沒打球了,不管輸幾場都是應該的。
其實學統計或資料科學的人都知道,「相關性」不等於「因果性」,人們更傾向產生關聯(相關性),而非因果,這是為什麼呢?
如果學過統計學會明白,統計上對於因果性的闡述相當的少,最多就貝氏定理可以窺探前因後果的機率。我曾在《因果革命》這本書看到作者大力批判統計學的發明造成人們對於因果性的忽視,但作者也承認證明「因果」是有一定難度與複雜性的。
以「研究發現,冰淇淋銷售量越高,溺水死亡人數越多」這個例子來講,大多數人第一反應一定是嗤之以鼻,心想怎麼可能,然而這正是通過正統研究手法所得到的結果,只是問題不是出在研究手法,而是結論敘述的語法。然而,之所以出現相關性,來自於這兩者是有著相同原因的兩個平行事件。冰淇淋銷售量高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天,夏天也正是游泳人數越多的時候,故「夏天天氣熱」才是這兩個事件的原因,但由於這兩者都可以串連到「夏天天氣熱」這個原因,所以說兩者有相關性是合理的,但卻千萬不可輕易認為兩者有因果關係。
回到生活上,由於相關性是具有模糊又或者說是「不精準的」,最多我們只能對其分類為高度相關、低度相關、正相關或負相關,但因果關係卻需要更為精準的推導,因此當一件事發生時,我們或許不該輕易地誤認某事物是造成問題的主因,除非有依據可循或透過方法證明其因果,否則對策不僅可能無效,甚至造成反效果,歷史上災荒獻祭不就是這等悲劇嗎?